1. 搭建工程
vue-cli: https://cli.vuejs.org/zh/
1-1. vue-cli
vue-cli
是一个脚手架工具,用于搭建vue
工程
它内部使用了webpack
,并预置了诸多插件(plugin
)和加载器(loader
),以达到开箱即用的效果
除了基本的插件和加载器外,vue-cli
还预置了:
- babel
- webpack-dev-server
- eslint
- postcss
- less-loader
1-2. SFC
单文件组件,Single File Component,即一个文件就包含了一个组件所需的全部代码
1 | <template> |
1-3. 预编译
当vue-cli
进行打包时,会直接把组件中的模板转换为render
函数,这叫做模板预编译
这样做的好处在于:
- 运行时就不再需要编译模板了,提高了运行效率
- 打包结果中不再需要vue的编译代码,减少了打包体积
2. computed(计算属性)
完整的计算属性书写:
1 | computed: { |
只包含getter的计算属性简写:
1 | computed: { |
使用方式:
1 | <!-- 当成数据直接使用,不需要加括号 --> |
计算属性和方法有什么区别?
1 | 计算属性本质上是包含getter和setter的方法 |
3. props (声明组件的属性、传值)
声明形式:数组和对象
基础形式:数组
1 | props: ['title', 'likes', 'isPublished', 'commentIds', 'author'] |
规定属性类型:
1 | props: { |
Prop 验证:
1 | props: { |
4. v-if 和 v-show
v-if 和 v-show 有什么区别?
1 | v-if能够控制是否生成vnode,也就间接控制了是否生成对应的dom。当v-if为true时,会生成对应的vnode,并生成对应的dom元素;当其为false时,不会生成对应的vnode,自然不会生成任何的dom元素。 |
5. 组件事件 (props、event)
抛出事件:子组件在某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,但自身无法处理,于是通过事件的方式通知父组件处理
事件参数:子组件抛出事件时,传递给父组件的数据
注册事件:父组件申明,当子组件发生某件事的时候,自身将做出一些处理
事件的调用的写法:
- @Click=”handleEvent”
- 方法参数为默认事件参数
- @Click=”handleEvent()”
- 参数自定义,如果不传则为空;
- 可以通过关键字
$event
表示默认事件参数 - 可以自定义参数数量
5-1. v-on 的高阶用法
可以直接将当前组件的父级数据传递给自己的子集(可以实现多个事件传递)
1 | <Ele v-on="{submit: handleSubmit(){}}"></Ele> |
6. 如何测试组件效果?
概述:快速原型开发
你可以使用 vue serve 和 vue build 命令对单个 *.vue 文件进行快速原型开发,不过这需要先额外安装一个全局的扩展:
安装:
1 | npm install -g @vue/cli-service-global |
使用:
1 | vue serve ./src/components/Pager/test.vue |
进阶:在package.json
中添加
1 | { |
1 | npm run test:Pager |
7. 插槽
问题:在某些组件的模板中,有一部分区域需要父组件来指定
1 | <!-- message组件:一个弹窗消息 --> |
7-1. 插槽的简单用法
此时,就需要使用插槽来定制组件的功能
1 | <!-- message组件:一个弹窗消息 --> |
7-2. 具名插槽
如果某个组件中需要父元素传递多个区域的内容,也就意味着需要提供多个插槽
为了避免冲突,就需要给不同的插槽赋予不同的名字
1 | <!-- Layout 组件 --> |
v-slot:xxx
可以简写为 #xxx
8. 路由
- 如何根据地址中的路径选择不同的组件?
- 把选择的组件放到哪个位置?
- 如何无刷新的切换组件?
8-1. 路由插件
8-1-1. 安装
1 | npm i vue-router |
8-1-2. 路由插件的使用
1 | import Vue from 'vue' |
8-1-3. 路由的基本使用
1 | // 路由配置 |
1 | <!-- App.vue --> |
8-2. 路由模式
路由模式决定了:
- 路由从哪里获取访问路径
- 路由如何改变访问路径
vue-router
提供了三种路由模式:
hash:默认值。路由从浏览器地址栏中的hash部分获取路径,改变路径也是改变的hash部分。该模式兼容性最好。
1
2http://localhost:8081/#/blog --> /blog
http://localhost:8081/about#/blog --> /bloghistory:路由从浏览器地址栏的
location.pathname
中获取路径,改变路径使用的H5的history api
。该模式可以让地址栏最友好,但是需要浏览器支持history api
1
2
3http://localhost:8081/#/blog --> /
http://localhost:8081/about#/blog --> /about
http://localhost:8081/blog --> /bloghistory api
1
2
3
4//无刷新切换网页url (H5 API)
history.pushState(null, null, '/blog');
//注意:直接使用此api,vue无法监控到abstract:路由从内存中获取路径,改变路径也只是改动内存中的值。这种模式通常应用到非浏览器环境中。
1
2
3内存: / --> /
内存: /about --> /about
内存: /blog --> /blog
8-3. 导航
vue-router
提供了全局的组件RouterLink
,它的渲染结果是一个a
元素
1 | <RouterLink to="/blog">文章</RouterLink> |
8-4. 激活状态
默认情况下,vue-router
会用 当前路径 匹配 导航路径 :
- 如果当前路径是以导航路径开头,则算作匹配,会为导航的a元素添加类名
router-link-active
- 如果当前路径完全等于导航路径,则算作精确匹配,会为导航的a元素添加类名
router-link-exact-active
例如,当前访问的路径是/blog
,则:
导航路径 | 类名 |
---|---|
/ | router-link-active |
/blog | router-link-active router-link-exact-active |
/about | 无 |
/message | 无 |
可以为组件RouterLink
添加bool属性exact
,将匹配规则改为:必须要精确匹配才能添加匹配类名router-link-active
例如,当前访问的路径是/blog
,则:
导航路径 | exact | 类名 |
---|---|---|
/ | true | 无 |
/blog | false | router-link-active router-link-exact-active |
/about | true | 无 |
/message | true | 无 |
例如,当前访问的路径是/blog/detail/123
,则:
导航路径 | exact | 类名 |
---|---|---|
/ | true | 无 |
/blog | false | router-link-active |
/about | true | 无 |
/message | true | 无 |
另外,可以通过active-class
属性更改匹配的类名,通过exact-active-class
更改精确匹配的类名
8-5. 命名路由
使用命名路由可以解除系统与路径之间的耦合
1 | // 路由配置 |
1 | <!-- 向to属性传递路由信息对象 RouterLink会根据你传递的信息以及路由配置生成对应的路径 --> |
8-6. 动态路由
问题:我们希望下面的地址都能够匹配到Blog
组件
/article
,显示全部文章/article/cate/1
,显示分类id
为1
的文章/article/cate/3
,显示分类id
为3
的文章- …
第一种情况很简单,只需要将一个固定的地址匹配到
Blog
组件即可
1 | { |
但后面的情况则不同:匹配到Blog
组件的地址中,有一部分是动态变化的,则需要使用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:
1 | { |
在地址中使用:xxx
,来表达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变化的,在vue-router
中,将变化的这一部分称之为params
,可以在vue
组件中通过this.$route.params
来获取
1 | // 访问 /article/cate/3 |
8-7. 动态路由的导航
1 | <router-link to="/article/cate/3">to article of category 3</router-link> |
8-8. 编程式导航
除了使用<RouterLink>
超链接导航外,vue-router
还允许在代码中跳转页面
1 | this.$router.push("跳转地址"); // 普通跳转 |
9. css module
什么是 CSS Module?
CSS Modules 不是官方规范或浏览器中的实现,而是构建步骤中的一个过程(在 Webpack 或 Browserify 的帮助下),它改变了类名和选择器的作用域(即有点像命名空间)。
目的:解决 CSS 中全局作用域的问题
使用:
- 需要将样式文件命名为
xxx.module.ooo
xxx
为文件名ooo
为样式文件后缀名,可以是css
、less
示例:
1 | /* global.module.css */ |
1 | import styles from "./global.module.css"; |
实现原理:
产生局部作用域的唯一方法,就是使用一个独一无二的 class 的名字,不会与其他选择器重名。这就是 CSS Modules 的做法。
10. 得到组件渲染的Dom
1 | /** |
11. 扩展vue实例
1 | import Vue from "vue"; |
12. ref
1 | <template> |
通过ref可以直接操作dom元素,甚至可能直接改动子组件,这些都不符合vue的设计理念。
除非迫不得已,否则不要使用ref
13. 组件生命周期
13-1. 常见应用
注意: 不要死记硬背,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
13-2. 加载远程数据
1 | export default { |
13-3. 直接操作DOM
1 | export default { |
13-4. 启动和清除计时器
1 | export default { |
14. 自定义指令
14-1. 定义指令
14-1-1. 全局定义
1 | // 指令名称为:mydirec1 |
之后,所有的组件均可以使用mydirec1
和mydirec2
指令
1 | <template> |
14-1-2. 局部定义
局部定义是指在某个组件中定义指令,和局部注册组件类似。
定义的指令仅在该组件中有效。
1 | <template> |
和局部注册组件一样,为了让指令更加通用,通常我们会把指令的配置提取到其他模块。
1 | <template> |
14-2. 指令配置对象
没有配置的指令,就像没有配置的组件一样,毫无意义
vue
支持在指令中配置一些钩子函数,在适当的时机,vue
会调用这些钩子函数并传入适当的参数,以便开发者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常用的钩子函数:
1 | // 指令配置对象 |
每个钩子函数在调用时,vue
都会向其传递一些参数,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两个参数
1 | // 指令配置对象 |
14-2-1. bingding 对象
- binding:一个对象,包含以下 property:
- name:指令名,不包括 v- 前缀。
- value:指令的绑定值,例如:v-my-directive=”1 + 1” 中,绑定值为 2。
- oldValue:指令绑定的前一个值,仅在 update 和 componentUpdated 钩子中可用。无论值是否改变都可用。
- expression:字符串形式的指令表达式。例如 v-my-directive=”1 + 1” 中,表达式为 “1 + 1”。
- arg:传给指令的参数,可选。例如 v-my-directive:foo 中,参数为 “foo”。
- modifiers:一个包含修饰符的对象。例如:v-my-directive.foo.bar 中,修饰符对象为 { foo: true, bar: true }。
14-3. 配置简化
比较多的时候,在配置自定义指令时,我们都会配置两个钩子函数
1 | { |
这样,在元素绑定和更新时,都能运行到钩子函数
如果这两个钩子函数实现的功能相同,可以直接把指令配置简化为一个单独的函数:
1 | function(el, bingding){ |
15. 组件的混入
有的时候,许多组件有着类似的功能,这些功能代码分散在组件不同的配置中。
于是,我们可以把这些配置代码抽离出来,利用混入融合到组件中。
具体的做法非常简单:
1 | // 抽离的公共代码 |
当组件和混入对象含有同名选项时,这些选项将以恰当的方式进行“合并”。
比如,数据对象在内部会进行递归合并,并在发生冲突时以组件数据优先。
更多细节参见官网
16. 组件递归
组件是可以在它们自己的模板中调用自身的。不过它们只能通过 name 选项来做这件事:
1 | <template> |
17. watch
利用watch
配置,可以直接观察某个数据的变化,变化时可以做一些处理
1 | export default { |
18. 事件修饰符
针对dom
节点的原生事件,vue
支持多种修饰符以简化代码
19. $listeners
$listeners
是vue
的一个实例属性,它用于获取父组件传过来的所有事件函数
1 | <!-- 父组件 --> |
1 | // 子组件 |
$emit
和$listeners
通信的异同相同点:均可实现子组件向父组件传递消息
差异点:
$emit
更加符合单向数据流,子组件仅发出通知,由父组件监听做出改变;而$listeners
则是在子组件中直接使用了父组件的方法。- 调试工具可以监听到子组件
$emit
的事件,但无法监听到$listeners
中的方法调用。(想想为什么)- 由于
$listeners
中可以获得传递过来的方法,因此调用方法可以得到其返回值。但$emit
仅仅是向父组件发出通知,无法知晓父组件处理的结果
对于上述中的第三点,可以在$emit
中传递回调函数来解决
父组件:
1 | <template> |
子组件:
1 | <template> |
20. v-model
v-model
指令实质是一个语法糖,它是value
属性和input
事件的结合体
1 | <input :value="data" @input="data=$event.target.value" /> |
详见:表单输入绑定
21. 事件总线
事件总线功能:
- 提供监听某个事件的接口
- 提供取消监听的接口
- 触发事件的接口(可传递数据)
- 触发事件后会自动通知监听者
21-1. 自己实现
1 | const listeners = {}; |
21-2. 通过vue实现
1 | import Vue from "vue"; |
在main.js
文件中导入即可全局使用,当然也可局部引用;
1 | // 入口文件 |
22. Vuex 数据共享
在vue
中遇到共享数据,会带来下面的多个问题:
- 如何保证数据的唯一性?
- 如果数据不唯一,则会浪费大量的内存资源,降低运行效率
- 如果数据不唯一,就可能出现不统一的数据,难以维护
- 某个组件改动数据后,如何让其他用到该数据的组件知道数据变化了?
- 事件总线貌似可以解决该问题,但需要在组件中手动的维护监听,极其不方便,而且事件总线的目的在于「通知」,而不是「共享数据」
一种比较容易想到的方案,就是把所有的共享数据全部提升到根组件,然后通过属性不断下发,当某个组件需要修改数据时,又不断向上抛出事件,直到根组件完成对数据的修改。
这种方案的缺陷也非常明显:
- 需要编写大量的代码层层下发数据,很多组件被迫拥有了自己根本不需要的数据
- 需要编写大量的代码层层上抛事件,很多组件被迫注册了自己根本处理不了的事件
基于上面的问题,我们可以简单的设置一个独立的数据仓库。
组件需要什么共享数据,可以自由的从仓库中获取,需要什么拿什么。
组件可以自由的改变仓库中的数据,仓库的数据变化后,会自动通知用到对应数据的组件更新
要实现这一切,可以选择vuex
22-1. 安装vuex
1 | npm install vuex |
22-2. 创建仓库
安装vuex
后,可以通过下面的代码创建一个数据仓库,在大部分情况下,一个工程仅需创建一个数据仓库
1 | // store.js |
仓库创建好后,你可以使用store.state
来访问仓库中的数据
如果希望在vue
中方便的使用仓库数据,需要将vuex
作为插件安装
1 | // main.js |
之后,在vue
组件中,可以通过实例的$store
属性访问到仓库
Vuex
会自动将配置的状态数据设置为响应式数据,当数据变化时,依赖该数据的组件会自动渲染。
22-3. 数据的变更
尽管可以利用数据响应式的特点直接变更数据,但这样的做法在大型项目中会遇到问题
如果有一天,你发现某个共享数据是错误的,而有一百多个组件都有可能变更过这块数据,你该如何知道是哪一步数据变更出现了问题?
为了能够更好的跟踪数据的变化,vuex
强烈建议使用mutation
来更改数据
1 | const store = new Vuex({ |
当我们有了mutation
后,就不应该直接去改动仓库的数据了
而是通过store.commit
方法提交一个mutation
,具体做法是
1 | store.commit("mutation的名字", payload); |
现在,我们可以通过vue devtools
观测到数据的变化了
特别注意:
mutation
中不得出现异步操作在实际开发的规范中,甚至要求不得有副作用操作
副作用操作包括:
- 异步
- 更改或读取外部环境的信息,例如
localStorage、location、DOM
等
提交
mutation
是数据改变的唯一原因
22-4. 异步处理
如果在vuex
中要进行异步操作,需要使用action
1 | const store = new Vuex({ |
使用示例:
1 | export default { |
22-5. 进阶用法(modules)
配置样例
index.js:
1 | import Vuex from 'vuex'; |
loginUser.js:
1 | export default { |
counter.js:
1 | export default { |
使用示例:
1 | import { mapState } from "vuex"; |
23. 打包结果分析
模式:
模式是 Vue CLI 项目中一个重要的概念。默认情况下,一个 Vue CLI 项目有三个模式:
development
模式用于vue-cli-service serve
即npm run serve
test
模式用于vue-cli-service test:unit
即npm run build
production
模式用于vue-cli-service build
和vue-cli-service test:e2e
23-1. 分析打包结果
由于vue-cli
是利用webpack
进行打包,我们仅需加入一个webpack
插件webpack-bundle-analyzer
即可分析打包结果
23-1-1. 安装
1 | npm install webpack-bundle-analyzer -D |
23-1-2. 配置
为了避免在开发环境中启动webpack-bundle-analyzer
,我们仅需使用以下代码即可
1 | const BundleAnalyzerPlugin = require("webpack-bundle-analyzer") |
完场上述配置后,运行npm run build
即可显示打包分析;
但是运行npm run server
也会显示打包分析,这个开发时一般是不需要的;
23-1-3. 自定义动态配置
如果你需要基于环境有条件地配置行为,或者想要直接修改配置,那就换成一个函数 (该函数会在环境变量被设置之后懒执行)。该方法的第一个参数会收到已经解析好的配置。在函数内,你可以直接修改配置,或者返回一个将会被合并的对象:
1 | // vue.config.js |
当然也可以提取到其他文件导入使用:
1 | //webpack.config.js |
1 | // vue-cli的配置文件 |
23-2. 优化公共库打包体积
23-2-1. 使用CDN
CDN全称为Content Delivery Network,称之为内容分发网络
它的基本原理是:架设多台服务器,这些服务器定期从源站拿取资源保存本地,到让不同地域的用户能够通过访问最近的服务器获得资源
我们可以把项目中的所有静态资源都放到CDN上(收费),也可以利用现成免费的CDN获取公共库的资源
首先,我们需要告诉webpack
不要对公共库进行打包
1 | // vue.config.js |
然后,在页面中手动加入cdn
链接,这里使用bootcn
1 | <body> |
对于vuex
和vue-router
,使用这种传统的方式引入的话会自动成为Vue
的插件,因此需要去掉Vue.use(xxx)
1 | // store.js |
23-2-2. 启用现代模式
为了兼容各种浏览器,vue-cli
在内部使用了@babel/present-env
对代码进行降级,你可以通过.browserlistrc
配置来设置需要兼容的目标浏览器
这是一种比较偷懒的办法,因为对于那些使用现代浏览器的用户,它们也被迫使用了降级之后的代码,而降低的代码中包含了大量的polyfill
,从而提升了包的体积
因此,我们希望提供两种打包结果:
- 降级后的包(大),提供给旧浏览器用户使用
- 未降级的包(小),提供给现代浏览器用户使用
除了应用webpack
进行多次打包外,还可以利用vue-cli
给我们提供的命令:
1 | vue-cli-service build --modern |
这里运行打包后会在dist文件夹下生成两份打包文件:
- app.xxx.js (为降级:体积小)
- app-legacy.xxx.js (降级后、兼容性代码:体积大)
打包后html中已自动生成兼容引入方式无需在做修改:
1 |
|
link标签属性rel:
rel 属性规定当前文档与被链接文档之间的关系
rel="preload"
:- 预加载,先下载下来,暂时不用,将来如果需要使用直接使用预下载的文件
as="style"
当做样式文件处理- 可以让浏览器今早下载将来要用的文件
rel="modulepreload"
:- 只有现代浏览器支持
- 预加载,先下载下来,暂时不用,将来如果需要使用直接使用预下载的文件
as="script"
把href文件当做ES Module
处理
rel="prefetch"
:- 表示预提取,告诉浏览器加载下一页面可能会用到的资源
- 浏览器会利用空闲状态进行下载并将资源存储到缓存中
preload 和 prefetch 的区别:
- preload 是告诉浏览器页面必定需要的资源,浏览器一定会预先加载这些资源
- prefetch 是告诉浏览器下一个页面可能需要的资源,浏览器不一定会加载这些资源
- 在VUE SSR生成的页面中,首页的资源均使用preload,而路由对应的资源,则使用prefetch
- 对于当前页面很有必要的资源使用 preload,对于可能在将来的页面中使用的资源使用 prefetch
23-3. 优化项目包体积
这里的项目包是指src
目录中的打包结果
23-3-1. 页面分包
默认情况下,vue-cli
会利用webpack
将src
目录中的所有代码打包成一个bundle
这样就导致访问一个页面时,需要加载所有页面的js
代码
我们可以利用webpack
对动态import
的支持,从而达到把不同页面的代码打包到不同文件中
1 | // routes.js |
23-4. 优化首屏响应
首页白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
vue
页面需要通过js
构建,因此在js
下载到本地之前,页面上什么也没有
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办法,即在页面中先渲染一个小的加载中效果,等到js
下载到本地并运行后,即会自动替换
1 | <div id="app"> |
24. 异步组件
在代码层面,vue
组件本质上是一个配置对象
1 | var comp = { |
但有的时候,要得到某个组件配置对象需要一个异步的加载过程,比如:
- 需要使用ajax获得某个数据之后才能加载该组件
- 为了合理的分包,组件配置对象需要通过
import(xxx)
动态加载
如果一个组件需要通过异步的方式得到组件配置对象,该组件可以把它做成一个异步组件
1 | /** |
异步组件的函数不仅可以返回一个Promise,还支持返回一个对象
详见:返回对象格式的异步组件
24-1. 应用
异步组件通常应用在路由懒加载中,以达到更好的分包
为了提高用户体验,可以在组件配置对象加载完成之前给用户显示一些提示信息
1 | var routes = [ |
推荐使用NProgress展现一个进度条
25. NProgress
25-1. 安装
1 | npm install --save nprogress |
25-2. 使用
1 | //routes.js |
__END__